北京青年報 胡欣紅
據《工人日報》報道,作為文化遺產大國,我國擁有不可移動文物76萬余處、館藏文物超過1億件(套),博物館6833家,其中大量待修復的文物深藏于庫房之中。然而,全國文博系統的專業(yè)技術人員非常缺乏,具備精湛修復技藝與知識水平的文物修復師更少,現實的供需不平衡使得“文物修復師比文物還要稀缺”。
看到“文物修復師比文物還要稀缺”的消息,讓人不由得想起前不久引發(fā)熱議的北大“考古女孩”鐘芳蓉參加敦煌研究院招聘一事。4年前,由于喜愛歷史并被“敦煌女兒”樊錦詩的故事深深打動,鐘芳蓉以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優(yōu)異成績,毅然選擇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(yè),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。當然,也有一些網友覺得其分數與所學專業(yè)“不相配”,甚至一些“好心人”勸她不要報考就業(yè)前景和收入得不到保障的“冷門專業(yè)”。然而,四年轉瞬即逝,初心不改的鐘芳蓉,不僅沒有“后悔”,而且畢業(yè)即奔赴理想,贏得了不少人的由衷敬佩。
當然,在輿論欣賞贊嘆之余,有識之士也指出,考古專業(yè)的“冷門”狀態(tài),不能寄希望于一兩個“考古女孩”引發(fā)的“新聞效應”來改變。
人才缺乏堪稱困擾我國考古界已久的“頑癥”。近些年,文物保護與修復的人員數量已有大幅增加,但與文物保護與修復的需求相較,相關專業(yè)人才依然高度短缺。據統計,截至2022年,全國文博系統18萬從業(yè)人員中,專業(yè)技術人員僅5.5萬余人,平均每個博物館不足10人?脊艑I(yè)的冷門、人才的缺失,嚴重影響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進一步發(fā)展,也成為了制約科研工作深入開展的一個瓶頸。
面對“文物修復師比文物還要稀缺”的窘境,相關部門已經在行動。2021年4月,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(fā)《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實施方案》,其中包含對考古發(fā)掘工作的支持,并提到文物保護、考古項目中央最高可支持3000萬元資金。“看得見,摸得著”的物質支持,無疑為考古學進一步補充人才提供了動力支持。
今年,山東、山西、陜西等地又公布了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費定向招生計劃,在考古學等相關專業(yè)下培養(yǎng)。其中山東省明確今年首批計劃是招生60名,考生入學簽訂定向培養(yǎng)協議,免學費和住宿費,并獲得一定的生活補助,畢業(yè)后直接進入本省的市縣區(qū)級的事業(yè)單位,工作不少于5年。入學即就業(yè),這對于一些有志于學習考古學的學子而言極具吸引力。
隨著國家對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高度重視,考古專業(yè)的工作條件和前景早已今非昔比?脊艑I(yè)的就業(yè)率并不低,甚至和其他專業(yè)一樣,同樣面臨人才競爭的挑戰(zhàn)。換言之,考古專業(yè)“工作難找”“前景不大”屬于刻板印象,公眾也應該切實改變了。事實上,中國歷史悠久、文物古跡繁多,對考古學人才有大量需求,這也決定了考古學專業(yè)的就業(yè)方向并不窄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“冷門”的考古學專業(yè)已經“變熱”了,年輕人在選擇專業(yè)時,要敏銳地意識到這種變化,并結合自己的情況酌情考慮。
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,而考古學就是一把開啟傳統文化的鑰匙。選擇熱愛比“熱門”更重要,破解文博行業(yè)面臨的人才需求問題,除了薪資待遇等“看得見”的實惠之外,更期待像鐘芳蓉這樣真心喜歡考古專業(yè)的年輕人能夠越來越多。
責任編輯:王雨蜻